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【话说茌平地名】第六期:乐平铺镇朱庄 全球播报
2023-04-28 09:32:51 茌平融媒

话说茌平地名

播音:周超 高阳阳     

乐平铺镇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朱  庄

茌平

编者按:

茌平,1956年由原茌平县、博平县合并而成,2019年撤县设区为聊城市茌平区。总面积1003.4平方公里,人口56.84万。现辖14个乡镇(街道)、一个省级开发区、一个高端产业聚集区、一个高铁新区,涵盖26个城市社区、62个新村、1032个自然村。

茌平古为夷地,夏、商属兖州,周为齐之西鄙。公元前221年秦初置茌平县,因处茌山之平陆而得名。公元前201年西汉高帝六年置博平县,因县境广阔平展而得名。

千年古县,流传下一大批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名,这些地名无不形象而真实地反映了茌平历史沿革、社会变迁、自然人文,具有独特的地域色彩和魅力。这其中,除少量宋、元老村外,多为明初自山东登、莱、青三州及山西迁来立村。

为保护、传承和发扬优秀地名文化,使大家了解茌平历史文脉所在、乡愁所系,提升大家对地名文化的认同感、归属感,进而凝聚人文共识,增强文化自信,共同致力茌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茌平区融媒体中心联合茌平区民政局、茌平区地名文化研究会,特意推出茌平地名介绍系列声画图文展。

今日推出的是乐平铺镇朱庄。

概 述

朱庄位于乐平铺镇政府驻地西南5公里处。东邻张李村、南接丁庄、西连闫屯、北与瓦刀刘村为界。总面积2100亩,其中耕地1800亩,村庄占地183亩。村民192户,人口634人。村落呈方形,主街道东西向4条、南北向3条。现全村多为朱姓,同时还有王、麻等姓氏。该村为明万历状元朱之蕃故里。

村名来历

据立于清乾隆六年(1741)朱氏先茔《茌山朱氏世记序》碑刻载:“先世原籍北京油坊,自二世祖清、洪、贵三公,于明初奉始祖母迁于茌,遂家焉。”据考,朱氏迁来立村,并以姓氏取村名为朱家庄,简称朱庄。再由村上朱氏今已繁衍至25世推测,立村时间当为明初。

又相传今朱庄王姓曾于邻村张李村小李庄西北立村王家营子,后合族迁居朱庄。

古 碑

村西不远处,一棵多年生树冠如盖的杜梨树下,有两通古碑,前一通为朱氏先茔碑,后一通为状元朱之蕃为其始祖母题额的墓碑。

其中立于清乾隆六年(1741)朱氏先茔《茌山朱氏世记序》碑刻载:“先世原籍北京油坊,自二世祖清、洪、贵三公,于明初奉始祖母迁于茌,遂家焉。三世祖能、盛、林、通四公,四世祖所知者惟敬、端、宽、信四公,外无可考。至五世祖则各立茔,不能遍序。有成徙居南京。成生隆,隆生衣,嘉靖甲子(1564)举人。衣生之蕃,万历甲午(1594)举人,乙未(1595)进士,廷试一甲第一名,官至礼部尚书。庚戌(1610)认祖家,立石于祖茔,建坊于茌邑,乃始祖母之八世孙也。之蕃生从义,皇朝顺治戊子(1648)官浙江宁绍台兵备道。从义生复生,康熙丙午(1666)举人,屡膺名宦。皆我祖培养之所致也。”此记序详细介绍了朱之蕃的家世。

朱之蕃为其始祖母题额的墓碑,碑阳中间写“朱门族祖□孺人之墓”几个大字,左上为“万历叁拾柒(1609)季伍月初……”,右下落款为“八世孙之蕃题额”。另外,此碑碑阴除在左上角写有“大明国山东东昌府茌平县南朱庄……”外,中间部分基本全为自二世下行约五世的派系。但因石材较差,历经岁月沧桑,碑文已大多风化难以辨认。关于此碑的传说版本不一,但据朱氏历代口口相传说是朱之蕃考中状元多年后,有日自运河坐船南行路过东昌府,曾停船打听祖籍地,未果后继续南行,后有一乞丐知道了此事,言说自己是茌平朱庄人,朱之蕃的老家就在朱庄。随后大家带上乞丐追赶朱之蕃,追上后讲明实情,后来就有了这一通朱之蕃题额的祖碑。此碑虽然标注的是明万历三十七年(1609),但由前文“记序”所载“庚戌(1610)认祖家,立石于祖茔,建坊于茌邑”,说明此碑应立于明万历三十八年(1610),只是题额或刻石是在前一年。同时,碑中题额虽为朱之蕃撰文,但因碑文属双线阴刻,且不规整,又当属他人为之书丹。也许是族人先请来了朱之蕃的题额,尔后再刻石为迎接朱之蕃回归故里祭祖做准备,抑或说“记序”所言朱之蕃“立石于祖茔”仅为象征意义。其实关于朱之蕃究竟来没来过茌平,以及何时来过茌平,史书并无明确记载,倒是今日所遗朱之蕃所书一扇面,其落款为“万历丁未(1607)夏吴下元介朱之蕃书于祖籍茌山”,说明朱之蕃当于明万历丁未年的确来过茌平。想来当时就会有认祖之事,至于为何祖碑说“庚戌(1610)认祖家”就不得而知了。

历史名人

朱之蕃,祖籍朱庄,明万历乙未(1595)状元,也是茌平唯一的一名状元,同时也是明清之时聊城三大文状元之一。据翰林顾起元为其撰写的《墓志铭》载:“公之卒以天启甲子(1624)之十月初七日,距其生嘉靖戊午(1558)之三月初一日,享年六十有七。”朱之蕃任上曾奉命出使朝鲜,曾为其迎恩门、明伦堂题写匾额,韩国千元纸钞背景即为首尔成均馆大学内的明伦堂。后以母丧,不复出仕。朱之蕃工绘画,又工书法。临终前曾言:“人生聚则成形,散则成气,一来一去而已。”南京今有朱状元巷。

关于其生平,史书有不少记载,其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317载:“《奉使稿》(无卷数,两江总督采进本),明朱之蕃撰。之蕃,字元介,茌平人。南京锦衣卫籍,万历乙未(1595)进士第一,官至吏部右侍郎。之蕃以万历乙巳(1605)冬,被命使朝鲜,丙午(1606)春仲出都,夏杪入关,与馆伴周旋,有倡必和,录为二大册。第一册为《奉使朝鲜稿》,前诗后杂著,之蕃作也;第二册为《东方和音》,朝鲜国议政府左赞成柳根等诗也。末有《乙未制策》一道,及东阁倡和诗数首,为读卷官沈演等作,盖后人所附入。案:《千顷堂书目》,载之蕃《使朝鲜稿》四卷,《纪胜诗》一卷,《南还杂著》一卷,《廷试策》一卷,《落花诗》一卷,与此大同小异,盖所见者又一别本云。”

再据民国二十四年(1935)《茌平县志》卷之三《人物志·乡贤》载:“朱之蕃,字元介,号兰嵎,其先以茌平人隶南京锦衣卫籍,之蕃复隶籍茌平。父梦东方朔馈以大桃而生之蕃。以选贡游两雍,屡拟元。尝神赠一联云:‘光腾剑锷三千丈,风送莺声十二楼。’微时读书宁国寺,忽见斋中红光壁有题云:‘万方宝历开八运,一跃金鳞奋九天。’万历二十三年(1595)会试,主人梦朱养淳至其家,盖前科状元也。至是果传胪第一。历官礼部右侍郎,改吏部。卒,赠礼部尚书。尝出使朝鲜,与其国才士设疑辨难,赋诗赠答,应对如流。著有《使朝鲜稿》四卷,《南还杂著》一卷,《纪胜诗》一卷,《落花诗》一卷。(见《明诗综》)。”

-END-

编辑:李 静     审核:王效山

监制:常 霞     顾问:刘本科

x 广告